时间:2019-02-28 09:51:40来源:中国母婴品牌网 作者:yj点击:
往往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引导有着很关键的作用,孩子平时的性格养成和行为教导离不开父母的引导,那么孩子犯错了,家长孩如何正确引导呢。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。
1、情绪对待情绪
当孩子发脾气时,父母觉得孩子没事找事,心中的怒火腾地一下升起。然后可能会用打骂的方式来让孩子乖一点,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最简单,父母无须动用任何的头脑思考。因为很多父母在自己幼年也是如此被对待的,运用起来最得心应手。
对于被打骂的孩子,他/她学到了两点:打骂可以解决问题;我的情绪没人可以理解。自此,他/她会发展出两种极端:一种是乖孩子,不再表达情感,不再乱发脾气,因为这样很危险;第二种是情绪管控能力非常差的暴脾气,因为这是他/她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。
2、冷漠对待情绪
当孩子发脾气时,有一类父母会摆出“扑克脸”,这类父母表面上不发火不动粗,但对待孩子是一副冰冷脸,以此警示孩子,你这样是不可爱的。除非你马上不再发脾气,否则我就不喜欢你。
相比被父母打骂的孩子,这类父母对自己的情绪更加节制,似乎他们没有做错什么。?
但是,孩子发脾气后被这样处理以后,孩子会习得这样几件事情:我是不可以有情绪的;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害的;只有当我不哭闹的时候,父母才是会爱我的。他们渐渐地不再向父母发出信号,发出需要和请求,回避型依恋由此产生。这类的孩子通常会被认为是乖孩子、好孩子,因为不会给父母增添麻烦。而在这类孩子成年后,他们仍然在用一种回避的姿态对待外界,因为小时候连父母都是不可信的,那推至外面的一切都是不可信的。少年的他们常常会被人们用“少年老成”来形容,而成年的他们很难与伴侣建立起亲密的关系,因为把自己隐藏得很深,他/她的伴侣好像不管怎么努力都走不进他/她的心。
3、威胁对待情绪
当孩子发脾气时,有些父母会动用一些让孩子恐惧的事物来威胁孩子,比如我小时候常被老人威胁:你再哭,就被叫花子带走。现在的父母通常会用的是:你再不听话,让警察把你带走;你再不听话,带你去医院打针。当父母这样一说时,孩子可能马上会停止哭泣,因为会害怕,有恐惧情绪。还常听到一些家长说:你乖乖的,否则,我就不要你了!
当孩子被这样对待时,他/她内在会一直有一种恐惧:妈妈随时会抛弃我,我随时会被外面可怕的人带走。孩子对世界就产生了不安全感,他/她可能会变得对父母越发的粘,在该分离的时候却做不到分离,因为他们担心,如果不看好爸爸妈妈,突然有一天他们就消失了。父母亲可能说:我那些话都是吓他的,说的玩的。但是在孩子那里,从来没有假话,一切都是真的。
另外,警察、医生这些职业本是为人民服务的,父母传递给孩子的却是:这些是坏人,他们是会对我不好的。当孩子成年后,当他/她需要借助这些专业人员的时候,他/她的内心是不安的,是不敢求助的。
4、讲道理对待情绪
当孩子发脾气时,有一类的父母非常地“讲理”,他们很耐心地与孩子讲,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发脾气,比如发脾气太丢人了,比如这件事情就是如何如何的,他们不轻易地对孩子发火。但结果是,自己费了很大力气,却很难安抚到那个发脾气的孩子。最终,父母可能累到精疲力竭,嘴皮子磨破了,也无法让孩子平息情绪。最后,可能只能选择以上3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应对。
这一类的父母不管在家人还是外人看来都很好,很懂道理,有比较高的素质。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也觉得非常挫败,因为父母总在讲道理,而我不想听道理,我希望父母能够理解我。被这样一直讲道理的孩子最后发展出两种情况:一种和父母一样,极爱用讲道理来处理他人的情绪,另一种就是不讲理,特别地情绪化。
5、神经质对待情绪
当孩子发脾气时,有一类父母他们很努力,比如说他们会马上抱起哭泣的孩子去安抚,会尽量共情孩子的感受,但是当孩子的哭泣声音越来越大,安抚了几分钟后仍没有效果时,父母产生这样一种念头:你到底想怎么样?我都这么好声好气地和你说话了,你怎么还不乖一点呢?父母强忍着心中的怒火继续安慰孩子,直到自己也抵御不了内心的火焰和张力,怒气喷薄而出,把孩子重重地放下或是转身离开,任由孩子哭泣。但是几分钟后,又觉得自己做得太过了,觉得对不起孩子,心中产生无限地悔恨,又跑回去向孩子道歉,请求孩子的原谅。
被这样的父母对待,孩子体验到一种不稳定,我的父母时而是神,时而是魔,可是我要怎样做,爸爸妈妈才会是神的那面呢,我不知道,因为找不到规律。这类的孩子就容易形成焦虑型依恋,因为父母对待他/她的方式是不稳定的,所以孩子会焦虑:下一次被吼会是什么时候?下一次对我好会是什么时候?他们变得无法离开父母,害怕应对外界。这样的孩子成年后,也会形成焦虑型人格,就是对未知的事情充满了担忧,整日担惊受怕,不知道哪天灾难就会来临,所以他们要么很努力,花大量地精力在工作上、学习上,以此来获得父母的认可,似乎是在表达:如果我不好,我的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。要么有一类就会惶惶不可终日,不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6、抱持对待情绪
当孩子发脾气时,有一类父母,他们在孩子幼年陪伴的时间比较多,他们对孩子很了解,总能蹲下来看着孩子听他/她说。当孩子发脾气时,他们会抱起孩子,会轻抚孩子的后背,以此让孩子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,同时,父母会和孩子确认:宝贝,你是因为XX在生气吗?你是担心XX?如果爸爸妈妈XX,你会好点吗?在整个过程中,父母似乎能够感受到孩子内心的那种情绪,当孩子有挫败感时,父母也觉得很挫败,会同时地皱起眉头,表达可惜;当孩子生气时,父母能够体谅到孩子内心的不容易,孩子在情感上经历的挫折,带着更多理解和关爱与孩子对话。当孩子需要哭时,允许孩子而不是阻止孩子将眼泪哭出来。
当孩子被父母理解了、共情了,可能会有一小段孩子哭泣得更厉害,而此时的哭更是一种之前堆积的情绪的释放,这类的哭泣对孩子是有益的。孩子似乎在表达:爸爸妈妈,你终于听懂我了,我可以安心地哭一会了。而孩子经过这一段哭泣表达,他/她会马上转成笑脸,此时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呢。孩子会对父母表现出更加亲昵的行为,比如抱紧父母的脖子,比如倚靠在父母身边,紧紧地贴着父母亲。
网友跟帖
商务合作qq:
Copyright 2019-2029 www.brandbaby.cn 〖中国母婴品牌网〗 版权所有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